作者:Madeleine/說世界的語言,圓自己的夢想最近,巴黎時裝周和米蘭時裝週等國際時尚大秀的「明年春夏場」剛剛結束。華人影視娛樂圈中,有許多「時尚名人」、「明星網紅」也受邀共襄盛舉,或者自費參加。這類國際知名的大秀,對品牌設計師、時尚產業從業者、各國的買手(Buyer)來說,無疑是「讓自己被世界看見」的重要場合;對致力經營「個人品牌」的名人而言,又何嘗不是如此?而近年有越來越多來自「華人圈」或亞洲各國的明星、名人受主辦方邀請參加盛會,背後的考量自然也是隨著亞洲市場的興起,歐美品牌希望藉此更接近亞洲的消費者。秀裝、合照、寒暄完了,然後呢?不過很可惜的是,多數來自台灣或亞洲的參加者,在與西方名人留下合影紀念,在伸展台外大秀品牌勁裝,發發 IG 、部落格或接受採訪談談心得之後,往往就沒有後續了——要如何更妥善地利用這樣的國際場合「向外」宣傳自己;或者更深入地延續東西方的交流與情誼,促成更多跨界 / 跨國的合作與商機?似乎成為很大的困難點。我身邊也有許多名人部落客友人,在國內經營自己的粉絲、管理自己品牌時,往往非常有氣勢、也很有自信和主張——只是一旦出了國門,想與國際間知名的設計師、名模或名人接起友誼的橋樑;或是想要和「國際蔡」蔡依林一樣「與國際知名人士交朋友」(Katy Perry、安室奈美惠等等),進而創造更多合作、商業機會時,卻往往會因語言、文化「卡關」而顯得怯步或缺乏自信。以甫結束不久的「 2019 春夏巴黎時裝周」為例。除了「小S」在某知名品牌展場上有「向知名設計師索吻+大膽玩洗車」的舉動,引起部分外媒(正反不一的)關注外。大部分受邀參加活動的華人明星或網紅,很少受到其他國家群眾的注意。也不容易藉此機會和國際時尚業者、設計師建立更深的連結。其實,華人許多明星在專業領域都才華洋溢:唱歌、跳舞、演戲或走秀,樣樣都不輸所謂的「國際(西方)明星」。 我想,若能再補強以下幾個要素,必然能有更多來自台灣或華人圈的明星,能跟「 K-pop / 韓流」一樣在國際娛樂市場闖出名聲、引起注意,並且贏得尊敬:其實,亞洲來的明星無論在本地多紅,在這類西方產業、品牌主導的「國際舞台」上,必然很容易被當成配角——西方人是紅花,我們是綠葉。但是,西方時尚(或其他)產業,如今同樣想要打進亞洲市場,也想了解我們的文化和特色,因此實在無須因此對自己缺乏自信:建議在這類場合,可以自我訓練:能將對自己文化的驕傲感,或者想要強調的特色,用「對方聽得懂的語言和方式」詳細描述與解釋。例如:華人市場最近大賣座的電影是什麼?為什麼大眾喜歡?跟這時代我們的生活,有什麼關聯?西方名人在這類場合中,除了和我們的文化一樣——簡單問候、回答問題、合照握手行禮如儀,一段對話剛結束就馬上(得)轉身去找別人聊天⋯⋯之外;有時候其實更容易因有趣新奇的事情而「玩心大起」,乾脆放下既有行程聊開來。譬如,記得有一次與某位義大利的名人新朋友,無意間討論到「英雄片」,後來話題變成東西方文化看待「英雄」的關鍵差異:記得我講到在東方的多神信仰中,「英雄」往往要壯烈成仁,並會被視為如「神人」般崇拜;但西方在一神信仰中,英雄永遠不會取代神;而且「壯烈犧牲」通常不會是西方英雄片的必然結局——「英雄」是更個人主義的,在面對重重挑戰時必須「關關難過、關關過得去」。沒想到,這看似不重要、卻能展現出自我想法和對照的對話,讓對方印象極為深刻、充滿興趣。也為我贏得下次巴黎時裝周的後台門票。如果説衣服和飾品是外在的「配飾」,語言表達能力就是你內在的「零件」。少了任何一樣元素,都「時尚得不夠高規格」。其實英文對話的能力培養,從不限於高階經理人;而是每一位想要在國際展現自我品牌價值的人都應該注意的能力。例如,中國大陸知名的新生代網紅「雪梨」,是少數成功從網路名人轉型為估值 10 億元人民幣電商品牌的案例。有人甚至稱她為「輕鬆打敗范冰冰的網路名人」。她曾說過:「該工作的時候工作,該讀書的時候讀書。讀英文應該是自己內在品質的延伸。」台灣少數獲國際品牌青睞,成為全球形象代言人的「網紅」 莫莉 Molly 也曾說過:「我主動向 Michael Kors 本人伸出手,大方地介紹我自己。一開始在時尚場合其實多少也會怯步,但慢慢地我發現,機會是要自己創造的!能表現自己就要好好表現。跨出去前,誰都會怯步;只是最後誰跨出去,機會就是誰的。」有好的語言能力,絕對會降低「國際交流」的恐懼感。當然,語言能力不見得能夠速成。但只要夠熟悉相關產業,化為幾個精彩的好問題,同樣能掩飾對自身語言表達能力的沒自信。例如,從「設計師時裝秀」延伸出去,可以討論的主題還有非常多,像是:配件、穿搭、髮型、彩妝和品牌歷史、時代背景、藝術價值⋯⋯等等。 非常可惜的是,我見過許多明明對相關領域相當有涵養的人,到了國外卻只能問出 “Do ” 開頭的問題——例如: ”Do you like Fendi?”  “Do you have tattoos?” 而被「秒句點」,錯失了彼此更深度認識的機會。“Do” 開頭的問句為什麼容易「被句點」?不是因為用法或文法不對,而是它並非可以展現彼此任何認知的「開放性問題」!“Do you… ” 開頭的問句,只能夠讓人回答 yes or no。如果是日常交友寒暄沒有問題,但要打入這種高規格的國際交流場合,必須至少「表現出」像一位熟悉圈子的人,問出來的問題要讓對方有空間可以發揮,也能夠表達自己的風格與意見。例如,在簡單的自我介紹和寒暄後,後面的問題可以是他 / 她的專業,或是以下較一般的開放性問題:「外表」容易包裝,「氣場」則要培養紅毯上最不缺的,就是帥哥美女與金錢堆積起來的「裝飾品」;缺的,反而是能夠好好聊出內容的人。別讓語言能力或文化認知差異,阻礙了你的內在才華被看見——外表是最容易包裝的,但真正的時尚從不只是外表的裝飾,內在的氣場與氣質,確實要花點時間與心力培養。華人在國際時尚圈子,若有更多像蔡依林一樣擁有發語權力、與西方人交流的能力,必然會更有影響力、更顯價值。除了拍照打卡到此一遊之外,先提升自己的內在裝備、再更積極地展現自己,在這類的國際場合中,必然會有更多收穫!※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,原標題為《 本土明星網紅,受邀國際各大時裝週——秀裝拍照、握手寒暄、到此一遊了,然後呢?》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【關聯閱讀】 「國際觀」是什麼,可以當飯吃嗎?──可以 一味出國打卡是沒有幫助的──如何培養國際觀?給年輕世代的五個實用建議作者簡介:華裔第三代,經劍橋、聯合國任職,回台歷任經濟部、教育部、國會、商業司、資策會、中小企總、國家實驗研究院、中衛中心、品創中心、商總、星巴克、奧美⋯⋯等語言與國際策略顧問,同時主持近 20 個國內主要數位與平面媒體專欄。所謂「國際觀」,並非汰換原有文化與價值,而是深刻明白自己是誰、要什麼,站在全球視野與高度,清楚自信表達主張。更多論壇文章 誰是陳其邁的「王牌豬隊友」? 認真談談「又老又窮」的意義 普悠瑪、北醫大火—誰能給基層一個肩膀? 「不願役」不僅只是台灣而已 高雄市長選舉的戰場實況 ______________【Yahoo論壇】係網友、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,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>>> 投稿去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fk982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